虎贲三千投资股票平台,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盘点史上十大反王,第六位——元末明教大起义的实际领袖,韩宋宰相刘福通!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哀哉可怜。这一首元曲,十分形象地写出了元末明教大起义的历史环境。
自忽必烈攻灭南宋,建立元朝,普通民众就一直挣扎在死亡线上。元朝九十年的统治史,也是天下民众持续反抗的起义史。只是早期的大元尚有开国的数十万精兵,民众起义大多旋起旋灭,影响不了天下局势。但到了元顺帝年间,一场席卷大元全境的明教大起义直接给暴元装进了棺材。而这场起义的领导者,正是猛人刘福通。
刘福通,安徽颖州人。做过巡检的小官。他与明教的教主韩山童乃是至交。他的真实身份,极有可能是明教的副教主。
公元1351年四月,在前期做了诸多准备工作的韩山童在颖上聚集数千明教会众,杀白马黑牛,准备大举。无奈消息走漏,数千元军突袭颖上县,捕杀韩山童。杀出重围的刘福通逃回颖州,立即命令天下明教徒共举反旗。刘福通自己则在颖州城揭竿而起,仅用半天时间就拿下了重镇颖州城。刘福通统兵打仗,雷厉风行,只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他就攻取了河南安徽之间的十几个州府,麾下士卒达到了二十万众。
展开剩余75%公元1352年,刘福通率领义军,在汝宁府击败大元万户赫斯虎赤,斩杀元万户巩卜班,并在持续数月的鏖战中,成功地击退了脱脱帖木儿的三十万精锐之师,威震大江南北。
公元1353年,刘福通击败忠于元朝的汉人武装李思齐,再败大元数万精兵,斩杀万户八秃,攻取了安徽的大部分地区。
公元1355年,刘福通迎立明教新教主韩林儿于毫州称帝,建国号为宋,改年号为龙凤,节制全天下所有归属明教的义军。
公元1356年,刘福通分兵三路,北伐大都。西路军和中路军皆被元末名将察罕帖木儿击败。东路军毛贵孤军深入,一度杀到大都城外,还是在元朝数万精兵的阻击下无功而退,返回山东。毛贵以山东为据点,开始攻占辽东行省。
公元1358年,刘福通率十万主力北上,一举攻克了河南汴梁,光复了这座沦于异族之手二百多年的大宋旧都。这一年,韩宋政权的势力扩张达到了巅峰。东至山东,西至甘肃,北达辽阳,南至江淮,荆楚巴蜀之地,可谓不可一世。
公元1359年,韩宋政权的大好局面一闪即逝,迅速走到了末路。这一年,刘福通派出去的三路北伐军,西路军打到了宁夏,无法回援汴梁。关先生的中路军攻破上都后,试图与东路军会师,却错误地打到了朝鲜半岛,同样无法回援汴梁。势力最强大也最会用兵的东路军主将毛贵却被前来投奔的赵均用暗杀。东路军的几员将领开始自相残杀,同样无力救援汴梁。
五月初,察罕帖木儿率十几万精锐围攻汴梁。刘福通屡次出战,都被击败。八月下旬,城中粮草殆尽。元兵分门而攻,最终破城而入。刘福通率数百名精骑,护送韩林儿从东门杀出重围,败走安丰。尽失河南之地。汴梁城的失陷对韩宋政权的打击是致命的。察罕帖木儿不但擒获十几万义军家属,还把韩宋政权的数千名官员一网打尽。自此,元末起义的主角刘福通就成为了天下争雄的一个配角。虽然他凭借安丰一地,又坚持了四年零九个月,最后却没有死于元军之手,而是死于明教分支的内讧。
关于刘福通的死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死法:张士诚部将吕珍于1363年攻破安丰时,刘福通英勇战死。第二种说法:公元1366年,朱元璋派部将汤和廖永忠派兵迎接刘福通韩林儿过江时,把他们溺死在了长江之中。不管哪一种说法是真的,都不是重点。汴梁得而复失的那一刻,就决定了韩宋政权的败亡,也决定了刘福通的命运。刘福通的韩宋政权失败了。明教大起义最终还是成功了,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强盛一时的大明帝国。
刘福通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把根据地扎在了中原。中原易攻难守,四面受敌,又没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当他占据汴梁后,更是对元大都构成了直接威胁。所以察罕帖木儿集全国之精力围攻汴梁时,几乎就决定了韩宋政权的命运。
刘福通北伐的时机也没有选对。三路北伐军的战绩其实都不错,李喜喜率领的西路军攻占了长安,全取关中之地。关先生率领的中路军进军山西,一度攻破了元上都,后来更是纵横数千里,打到了高丽。毛贵率领的东路军更是攻到大都城外,吓得城内的蒙古贵族,有一半逃到了塞外草原。然而,三路大军相距过远,无法相互支援,反而变成了三路深入敌境的孤军。
大元朝的末代名将察罕帖木儿率领虎森赤,关保,李思齐,李克彝,阎思孝等一帮精兵强将开始反击。先后击败了西路军和中路军,兵锋直指汴梁。而刘福通守卫汴梁的兵力不到五万人,面对元朝大军压境,他只能寄希望于外围的红巾军。
天下最善变的是人心。江南的各路红巾军政权早就有了自立之心,他们当然不会援救韩宋政权,相反的,他们只想让韩宋政权倒台,好早日接过韩宋政权这杆正统大旗。西路军远在宁夏,中路军远在高丽。唯一有希望也有实力援救刘福通的毛贵又被著名的搅屎棍赵均用暗杀,导致东路军开启了自相残杀的模式。所以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名义上可以节制天下兵马,拥兵近百万的刘福通守城数月,却没等到任何一支明教援军。直到汴梁城被元军攻破,韩宋政权落下帷幕。这很像范增给项梁出的“立义帝”计策,看似高明,其实埋下了项羽败亡的根源。
整个韩宋天下都是刘福通打下来的,刘福通却不是韩宋政权的皇帝,而是宰相。或者用更难听的话说,他是一个权臣。韩林儿乃黄口孺子,难以决断天下大事。军政之事皆由刘福通一人决断。他对天下群雄发号施令,名不正言不顺。天下群雄把他视为韩宋政权的权臣,自然有样学样。你刘福通都不是韩林儿的忠臣,我们为什么要忠于你呢?刘福通虽然失败了,但他对大元朝廷构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他的三路北伐大军更是打穿了整个北方,动摇了大元统治的根基。后来朱元璋北伐,之所以能在十个月内攻取元大都,正是吸取了刘福通北伐失败的教训。稳扎稳打,先山东,后河南,再陕西,最后直取元大都投资股票平台,一战而克。
发布于:天津市